鲁迅研究书籍阅读感受
因为课堂要求,这学期也翻阅了几本鲁迅研究的书籍,在此草草记录下对其中几本书的阅读感受。
北冈正子《鲁迅救亡之梦的去问——从恶魔派诗人论到〈狂人日记〉》(李冬木译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15年),其中考证了鲁迅早期文章《摩罗诗力学说》的材源(这本书应该是收纳了她1983年出版的《摩罗诗力说材源考》的所有内容),据说北冈正子一辈子都在做这一项工作,考证材源。这也是日本学者研究的一个特点,一项工作做到极致,从这一项研究中阐发出无穷无尽的问题出来。
还有印象最为深刻的竹内好《近代的超克》(李冬木等译,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05年)。初读这本书,当时的感受是写的很乱,绕来绕去,玄乎,充满作者的主观臆断,我对其中一些小点也充满着怀疑,并十分惊讶学术著作还可以这样写,完全像是笔记(其中很多篇章作者自己也称这是当时的阅读笔记),又像是创作(很多地方作者拿不出凭据,就直言此是据自己的想象来断定的)。几次课堂下来,方明白,这就是竹内好的特点,他的学术研究是把切己的体会融入其中,大胆地假设,也大胆地结论,虽然似乎漏统百出,前后矛盾,充满不可推敲之处,但你细细读来,又觉得他的主观的感受是敏锐的,似乎确切的。他把一个不安的鲁迅呈现给大家,而不是被主流政治话语固化的那个神坛上的鲁迅。因而产生了“竹内鲁迅”这个说法,是对他鲁迅研究学术地位的极大肯定。《近代的超克》影响了后来的中内外很多学者的鲁迅研究,换句话说,后来的很多学者的研究课题都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,有些是顺着竹内好的思路,重新论述鲁迅,有些是就竹内好发现的一二点展开论述。如汪晖的“反抗绝望”,绝望、不安、挣扎的鲁迅,这是竹内好首先论述的(汪晖也因此曾经陷入抄袭门);再如这里要列出的第三位日本学者,伊藤虎丸,基本是顺着竹内好讲下去,当然也有他自己的突破。
伊藤虎丸的《鲁迅与日本人 : 亚洲的近代与“个”的思想》(李冬木译,河北教育出版社,2000年)。读起来觉得基本是在竹内好讨论的范围内进行进一步研究,不过,读到其中的文本分析,我被吸引住了,很精彩。尤其对于《狂人日记》的解读,当国内还在讨论“狂人”进步性与落后性(“狂人”最后还是去做候补官员,回到社会秩序中去了)的时候,伊藤虎丸敏锐地关注到鲁迅自己与“狂人”的对应关系,“狂人”是鲁迅的自画像。鲁迅发现“病苦”——创办《新声》杂志,失败——躲进古碑中去,“狂人”发现“吃人”——劝导大哥,救救孩子——病愈,做官。这样的解读,让人信服,更接近文学本身,而不是从阶级理论或政治标准出发而产生的判断。
无论是竹内好,还是伊藤虎丸,他们对鲁迅的研究,都是从日本问题出发的,他们发现了日本自身文化方面的问题,试图从鲁迅那里获取资源,以解决本国的问题。也就是说,他们的研究都有一个支点,这种研究才不是为研究而研究,而是有意义的,是承担着学者的文化责任的。
最近读的是国内学者王富仁的《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——〈呐喊〉〈彷徨〉综论》(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10年)。这是王富仁的1984年的博士论文,他试图纠正整个鲁迅研究系统,也就是当时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政治革命为纲的学术研究路子,而要回归到学术研究的本身,回归到鲁迅自己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,且主张思想和艺术合一的研究思路(以往谈鲁迅总是把思想和创作艺术分开来谈,王富仁认为二者是不可分的),在当时,的确是很大的一个突破。不过,从我的阅读感受来说,有点读不下去,论述中阶级分析随处可见,还是难以跳脱当时学术研究的整体氛围。读起来就没有竹内好、伊藤虎丸的研究那么有意思。《近代的超克》一书虽然很多主观性,但就是能让人看得进去,你会产生很多质疑,但又觉得他说得很有趣,你怀疑他,同时又觉得他说得不无道理;伊藤虎丸《鲁迅与日本人》里对鲁迅小说的文本分析,让人耳目一新,读起来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。当然,这是仅就个人的阅读感受而言的,并不是否定学者的研究价值。这篇博士论文做得特别扎实,有意思的是,书中插入了作者自己画的图形符号,形象地呈现出文本的结构、人物关系等内容,还是非常新颖的。
王东东
当年祥安看着天花板问我们:“《摩罗诗力说》看过没?”
Cafe
早期文言文,我到现在才看的。。。艰涩难懂😓